欢迎使用江南全站App提供各种规格硅碳棒/热电偶保护管
全国咨询热线:

了解一下SiC有突出贡献的公司—Cree的秘密

来源:欢迎使用江南全站App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21 17:59:28

SiC作为材料在19世纪就被发现了,随后的一个世纪里,SiC由于其硬度高而广泛在机械加工和冶炼中

产品介绍

  SiC作为材料在19世纪就被发现了,随后的一个世纪里,SiC由于其硬度高而广泛在机械加工和冶炼中得到运用,主要用在功能陶瓷、高级耐火材料、磨料及冶金原料这几个领域。还有就是作为一种珠宝——莫桑钻——而推广。

  虽然早在1907年就诞生了第一只SiC二极管,但由于SiC本身结构的多变性,SiC的产业化晶体生长的探索之路持续了整个20世纪,并至今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。作为一种宽带隙半导体,与传统硅基器件相比,SiC的击穿场强是传统硅基器件的10倍,导热系数是传统硅基器件的3倍,非常适合于高压应用。SiC元器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低的导通电阻,更高的开关速度,适应更高温的工作环境。

  几种半导体材料的核心指标对比(当然,表中缺乏一个核心的要素——产业化成本):

  SiC功率器件的产业链条包括:衬底->

  外延->

  器件(设计,制造,封测)->

  应用和方案->

  终端产品应用。

  衬底和外延属于SiC产业的上游环节,作为支撑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材料环节,不论是从最终器件的性能还是成本因素来看,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

  Cree作为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头羊,在衬底和外延领域都有着绝对的领军优势——市占率在50%左右。近两年更是“一片难求”。对于下游的器件巨头而言,保障供应最好的方式,就是和Cree签订长期供货协议。Cree目前的SiC材料长期供货合同的金额已超越5亿美金,预计这一个数字还会继续快速地增加——这种模式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而言,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,这个在后面阐述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的时候,再来详述。

  除了Cree外,II-VI、Dow Corning、Rohm、昭和电工是主要的玩家。它们一起构成了SiC材料行业格局的基本生态,它们的动向也会对整个SiC产业产生重大影响。

  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器件的主场战队,国内的SiC材料公司发展近两年也非常迅速。得益于产业链所有的环节的相互支持和推动,衬底端的国内供应商已经能够大批量地提供比较好的4寸衬底,6寸片的进化也在不断加速。外延方面,国内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工艺积累和优化,有些已经基本和国外巨头处于同一集团,正面PK也不落下风。材料端的良好进展,对于国内SiC产业的发展而言,是至关重要的。

  材料设备方面,由于SiC的衬底材料生长的独特性,几家衬底巨头,包括国内的一些衬底厂商,很多都是自研自产衬底炉子,这也进一步拉高了进入衬底行业的难度——国外衬底巨头基本上不对外卖炉子,并且衬底生长的品质把控,有很多的know how是归集到衬底炉上面的。

  外延炉相对而言很成熟,主要是使用MOCVD设备,设备玩家非常集中,AiXtron,LPE和VEECO。随着这个产业的持续火热和高预期,各家的产能扩张,使得外延炉现在一直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,交期一般也都得在半年以上。

  器件方面,分成IDM厂商和Fabless厂商,这里主要是说明SiC功率器件,对于SiC衬底应用于LED和GaN器件的情况——LED就不做说明了,GaN器件在下篇中来详述。IDM厂商目前其实是以国外的巨头为主,除了Cree外,大都是传统的功率半导体巨头,他们在传统功率半导体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和势力情况,也影响着SiC产业的发展节奏,这些在后面来详述。国内的IDM厂商近年来逐渐发力追赶(根据华润微电子披露的招股书,其将要投资6亿重点支持SiC和GaN,华润微在三代半的布局,应该还是IDM的方式),但差距是比较大。

  在Fabless-Foundry的模式里,独立的第三方fab厂,目前主要是X Fab和台湾汉磊。未来应该也会有新的国内玩家加入(不管是传统Si Fab厂四、六寸线的产能转换还是新设投资)。围绕着这些fab厂建立起来的Fabless-Foundry生态体系,逐渐也一定会成为SiC功率器件中很重要的力量。

  下游的应用,SiC在电力电子和很多的传统高压高功率的功率半导体应用场景中,都有应用或潜在的应用空间。如下图所示:

  EV是SiC功率器件/模块的一个大下游市场,在OBC、DC/DC和Traction Inverter上目前都慢慢的开始应用。特斯拉是第一家在其Model 3中集成全SiC功率模块的车企,其工程设计部门直接与ST合作——得益于ST在功率半导体封装方面积累,目前这块也是ST在SiC业务中的绝大部分来源。特斯拉M3的主逆变器由24个1-in-1功率模块组成,这些模块组装在针翅式散热器上。如下图所示:

  专业研究机构YoleDevelopment对SiC功率器件的应用空间、容量和各自的占比做了预测(如下图),根据Yole的数据,未来几年SiC功率器件的CAGR将超过30%,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应用场景。

  目前SiC二极管已经很成熟了,国内外的玩家都能够量产。但在MOS等其他器件上,国内外差距较大。从应用的角度看,虽然绝大部分的应用客户都会有(或宣称有)对SiC器件的研究和方案,但坦白讲,对SiC器件的深刻理解、对其应力和边界的探索和研究,从应用端的角度来看,还是需要更长期的过程。

  衬底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精确控制一直是个核心难点。SiC单晶生长温度高达2,300℃,且碳化硅只有“固-气”二相,相比于第一代、第二代半导体的“固-液-气”三相,控制起来要困难得多,没有有关技术进行参考借鉴。加上SiC的单晶结构差不多有200余种同分异构体,很多的晶型间的自由能差异非常小,这些都给其单晶的产业化生长制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直接的结果是,sic单晶体中的缺陷一直是核心要解决的问题。

  外延方面,延续了衬底中缺陷控制的挑战——与衬底类似,其生长过程的精确控制也是难点。对生长过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器件需求、缺陷和过程控制等多方面因素。器件端的挑战主要在mos管及以上(从结构的复杂程度来看)器件上,比如器件栅氧层的制备,即便是功率器件的行业巨头,目前也还要不断去突破和完善。由于SiC材料的高硬度和高温加工环境,掺杂工艺上的挑战也比较大。

  应用和方案的配套直接决定了SiC器件的推广应用,功率半导体目前大部分的应用环境还是以硅基产品为基础,应该要依据SiC器件的特性和需求来设计其应用生态和配套的外围电路,因此应用和方案商的缺乏目前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而言,是一个亟需突破的焦点。

  经常听到的一些观点是,碳化硅器件还是太贵了。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看,只有当成本和价格跌破到某一些临界点后,其大规模的批量应用才会起来。这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。

  这里只从一些逻辑层面来解析下“成本”——支持SiC功率器件应用的人士,都会提到SiC功率器件的系统成本已经接近且极有潜力低于Si基器件的系统成本,因为SiC功率器件会使得配套的电路变得更简单和更少的单元,从而在系统层面来减少相关成本。如下图:

  如果把这个逻辑再扩展一步:芯片实际上也是电路系统,SiC功率器件芯片本身也得益于更高效的特质——更小的size。同样指标和性能的产品,一片SiCwafer上能够产出的die的数量,大概能抵得上6片Si Wafer的产出。

  所以SiC功率器件的成本潜力及逻辑支撑,我们大家都认为是站得住脚的。但这个逻辑同样要经受到实际应用情况的挑战和检验。一个是wafer成本以及每颗die的成本,较为贴切的比较,是和12寸线的情况来比较,这个临界值大概会是12寸Si晶圆情况下的多少倍?一个是更小的size的正负效益都要考虑到,特别是结合后续的封装和应用,也许很多看在明面上的好处,其实是需要打折扣的。

  当然,任何新事物的推广,都是受到产业内在发展逻辑和动力推动而影响的,SiC功率器件也一样。接下来我们试着来分析下,对于SiC功率器件而言,现阶段其产业动能的情况如何?

  5月7日,Cree宣布将投资10亿美金用来扩大SiC的产能,包括整合一座8寸晶圆厂(4.5亿投资用于North Fab,增建工厂和产能)和一座SiC材料工厂(4.5亿美金用于mega factory,剩下的1亿美金用于SiC别的业务的相关投入),将其SiC材料和晶圆制造的能力(相比于2017年的Q1)扩张30倍。

  Cree对SiC未来(到2024年)的预期的信心究竟有多少,我们不得而知,但打出这样的牌,一是也符合Cree这两年一直对外释放的信号,比如在2019财年Q2的Earnings Call Transcript中,Cree预计2019财年的资本投入约2.2亿美金,大部分用于扩张wolfspeed的产能。即便是“......that may reduce our near-termWolfspeedgross margin.” 二是Cree判断目前已达到了采用电动汽车和采用碳化硅的转折点——汽车制造商已宣布计划在电气化项目上花费至少3000亿美元,他们对碳化硅的兴趣非常高。因此公司需要保证自身在sic领域的长期供应能力。从他们目前和下游签下的长期晶圆供应协议正在验证这些趋势,目前这些协议总额超过4.5亿美元,包括今年与STMicro签订的价值超过2.5亿美元的合约。

  作为Cree在SiC材料上的强劲竞争对手,II-VI、Dow Corning、Rohm和昭和电工近年来也是持续在扩张产能。II-VI在其2019年Q3的电线年基于SiC的电力电子设备(包括用于电动车辆应用)增长了70%。整个SiC的应用市场正在加强,特别是在中国。在资产金额的投入方面,2019财年其很大一部分的资本投入,都是用于SiC。II-VI对其每一个SiC材料工厂都有一个量产改进计划,其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持续的产量改进,计划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将产能翻番。结合和下游客户的沟通和紧密联系得到的反馈,II-VI方面认为市场方面明显地低估了对SiC衬底的需求。此外,在下游需求的锁定方面,和Cree类似,II-VI绝大部分的SiC衬底需求都是长期合同。

  日本SiC外延的领导厂商昭和电工近两年也动作频密,在连续4次宣布扩张其SiC外延产能后,其SiC外延产能从最初的1500片/月提升至2019年Q1的9000片/月。而位于台湾的外延厂商嘉晶其2018年的sic外延产能为4寸 1500片/月,计划在2019年新增6寸 1000片/月的产能。

  一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很复杂的,不过底层的几个要素能归纳为:成本(产能)、价格(需求)、性能、应用和最终出海口。这里对SiC的产业动力做一个比较粗陋的简化(性能上的逻辑在上面已经有了阐述,这里就不增加进来),如下图所示:

  从上游材料厂商的动作来看,接下来一轮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起点,他们已或者意图去拧动钥匙了——不论这里面很多的产能是不是已经兑现,一个声明也是能起到类似的效果:对于产业里的玩家来说,Cree这样产业地位的公司的声明,你是信啊,还是不信呢?

  当然后续的动力传导中,会有很多很细节的问题,这些我们也会持续的跟踪和研究。

  材料厂商并不是盲目的扩张产能——这点从上面对他们的公开说明的整理中也可以感受到,一个是他们在手的很多是长期协议,一个是他们感受到的产业动能比很多的人表示的要强(虽然有可能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手段)。接下来我们也整理下几个SiC的器件巨头的一些公开资料,梳理下它们对SiC产业动能的观点。

  ST 2019财年对碳化硅器件的出售的收益目标是约2亿美元,意味着MOSFET/二极管的收入相比2018年增加一倍。这部分收入目前还是由主要客户(tesla)支撑。但ST已经和下游客户有约30个重点项目在进行。

  ST收购了晶圆制造商Norstel,和Cree达成了多年的供货协议。且开始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商提供采用SiC嵌入式ACEPACK驱动模块的样品。

  On Semi2018财年Q3在汽车终端市场收获了首笔碳化硅收入,正积极与全球领先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开展许多碳化硅项目。预计碳化硅将成为On semi汽车业务的重要推动力,碳化硅收入将大幅增长。

  On Semi在碳化硅晶圆方面有和合作伙伴的长期协议,这点不同于硅晶圆。目前在SiC产品方面更多的考虑是增加服务能力并且减少输入成本,外包是一个合适的选择。内部供应量约50%,2019财年这一变化不大。

  On Semi 2018财年碳化硅的总量将达到数千万,年年都会增加数倍。

  预计InfineonSiC器件的出售的收益占比将从2018年的1%->

  2025年的20%。从单一的器件供应发展成为多模块供应:

  Infineon的SiC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方面的进展和计划(2018->

  2020),从充电模块到主变的渗透:

  对Infineon而言,SiC整体的定位还是属于比较早期——空间正在从每年数千万美金到每年几亿美金发展变化。在2019财年的H2,预计Infineon的SiC产品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会开始突破。总体的判断是:碳化硅器件会高速增长。

  作为2013年就建立了SiC专用的无尘间、2015年2月就发布了凯美瑞混合动力SiC原型车的老司机,丰田在2017年停止了其在sic领域的大部分宣传。很多产业内的朋友认为,这并不是丰田放弃了采用SiC,而是进入了量产化阶段的“潜伏模式”的证据。丰田目前的战略是将应用在大量出货的普瑞斯上的电动化技术,进一步扩展到其他车型。如果遵循这一方针的线年左右上市的下一代普瑞斯中,应该就会采用新的SiC功率元件。

  从这些巨头公开的一些资料来看,SiC的应用场景和趋势是比较明确的,但各家对SiC这块蛋糕也各有各的打算:Infineon作为功率半导体的擂主,其CoolSiC早在2016年就开始对外宣传,但从其行动上却没有大力跟进——既有可能是其SiC器件的成熟度欠佳,可靠性还待更长时间的检验,也有一定的可能是权衡SiC器件对其传统强势Si基功率半导体业务的冲击。ST和On Semi的包袱要小很多,步子迈得也大一些。ST更多的考量是可能借助SiC来提高个人的份额,而On Semi的策略大概还是延续其过往在各个市场的老二策略——及时跟进,但不冒进。

  不管产业中的玩家会怎么博弈,也尽管SiC功率器件还是有它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,SiC器件的应用爆发的节点,有很大的可能性就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。

  对于Cree,第三代半导体发展的路上,它在最重要的关卡上都做了布局——在SiC材料端,它是毋庸置疑的霸主。在SiC功率器件方面,它也是先驱。不过我认为它应该优先甚至全力巩固其在材料端的领头羊和护城河——器件会是一个大市场,但相比于功率半导体巨头而言,Cree并没有优势,且随着未来SiC领域的发展,产业分工会更加明细。长期的竞争优劣势也会更加明显。

  当然,在GaN这一块业务上,可能Cree会面对不同的路径?在最后一篇Cree的分析文章中,我们对此再来分析。祝各位看官一切顺利。

  摘要 本文评测了主开关采用意法半导体新产品650V SiC MOSFET的直流-直流升压转换器的电热特性,并将SiC碳化硅器件与新一代硅器件做了全面的比较。测试结果证明,新SiC碳化硅开关管提升了开关性能标杆,让系统具更高的能效,对市场上现有系统设计影响较大。 前言 市场对开关速度、功率、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耐受度的要求日益提高,而硅器件理论上正在接近性能上限。 宽带隙半导体器件因电、热、机械等各项性能表现俱佳而被业界看好,被认为是硅半导体器件的替代技术。在这些新材料中,兼容硅技术制程的碳化硅(SiC)是最有前景的技术。碳化硅材料的电气特性使其适用于研制高击穿电压器件,但是,远高于普通硅器件的制造成本限制了其在中低压器

  近日,DIGITIMES Research给出了一组数据:预计到2025年,电动汽车用碳化硅(SiC)功率半导体将占SiC功率半导体总市场的37%以上,高于2021年的25%。 SiC 是制作高温、高频、大功率、高压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,令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理想选择。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,基于SiC的解决方案使系统效率更加高、重量更轻,且结构更紧凑。 在电动汽车中,SiC功率半导体大多数都用在驱动和控制电机的逆变器、车载充电器和快充桩。对于逆变器而言,800V高压运行架构下的SiC功率半导体比传统硅器件的整体系统效率高8%。SiC功率半导体也使得散热系统模块设计更简单,机电结构的空间更小。对于车载充电和快速充电桩,SiC功率半

  功率半导体已势在必行 /

  设计和生产创新性半导体材料的全球领军企业 Soitec 宣布,与全球电力和先进材料领域专家美尔森达成战略合作,携手为电动汽车市场开发多晶碳化硅(poly-SiC)系列衬底。 Soitec 和美尔森在衬底和材料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。双方将携手开发具有极低电阻率的多晶碳化硅衬底,借助 Soitec 的 SmartSiC™ 技术,协力优化碳化硅电力电子元件。美尔森位于法国热讷维耶(Gennevilliers)的团队与 Soitec 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(Grenoble)、贝宁(Bernin)的团队将共同主导该项目的进展。同时,CEA-Leti(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)旗下的 Soitec 衬底创新中心也将为该合作提供专业

  东芝公司为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开发了2200 V碳化硅(SiC)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(MOSFET),以帮助逆变器制造商减小其产品的尺寸及重量。 图片:Toshiba 日本电子制造商东芝公司推出了一种基于碳化硅(SiC)的新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(MOSFET),主要使用在于太阳能逆变器和电池存储系统。 该公司表示,新的MOSFET可能有助于逆变器制造商减小其产品的尺寸及重量。 该公司还提到:“高频运行能够大大减少其他系统组件的体积和重量,如散热器和过滤器等。” 新产品包含一个2200 V肖特基势垒二极管(SBD),主要使用在于1500 V(直流电)两电平逆变器。据制造商介绍,两电平设备相比三电平逆变器,具有更少的开关模块,

  摘要 :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碳化硅MOSFET的短路实验(SCT)表现。具体而言,该实验的重点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专门的实验室测量,并借助一个稳健的有限元法物理模型来证实和比较测量值,对短路行为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度评估。 前言 就目前而言,碳化硅(SiC)材料具备极佳的的电学和热学性质,使得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性能方面已经超越硅产品。在需要高开关频率和低电能损耗的应用中,碳化硅MOSFET正在取代标准硅器件。半导体技术要想发展一定要解决可靠性问题,因为有些应用领域对可靠性要求十分严格,例如:汽车、飞机、制造业和再次生产的能源。典型的功率转换器及相关功率电子元件必须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则,要能在恶劣条件下保持正常工作,其鲁棒性能够耐受短路

  MOSFET的短路实验性能与有限元分析法热模型的开发 /

  SiC在电动汽车电驱模块上的应用,随市场对电动汽车长续航、高压电气架构、快充等需求,正在加速普及。 传统硅基半导体由于自身物理性质受限,在高温、高压、高频、高功率等领域上性能上限较低。而SiC的耐高压能力是硅的10倍、耐高温能力是硅的2倍、高频能力是硅的2倍。与硅基模块相比,碳化硅 二极管 及 开关 管组成的模块(全碳模块),不仅仅具备碳化硅材料本征特性优势,在应用时还可以缩小模块体积50%以上、消减电子转换损耗80%以上。在系统模块设计中可以简化散热系统,降低热预算,同时减小 电容 电感 体积,以此来降低系统综 合成 本。 不过也显而易见,目前国内的SiC模块,包括最近极氪威睿200kW电驱动总成的SiC模块供应商芯聚能,

  我之前一直以为 Taycan 用的是 Delphi 的 SiC 的器件,但是根据目前日立所 AMS 披露的,包括 Taycan 里面维修手册所描述的情况去看,情况并不是这样。 图 1 2020 年后的电压和功率系统 01、800V 下的 IGBT 模块 这份报告的原文为《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Density Technologies for Inverter in Vehicle》。 图 2 信息的发表来源 这里最让人惊讶的部分,就是 Taycan 是沿用了原有的 IGBT 模块 的,如下所示。日立 AMS 开发的逆变器改良了整体的绝缘设计,核心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改进了并

  器件? /

  全系列中低压车规级MOS 碳化硅MOS 产品描述: 南京江智主要产品为车规级MOS和SIC MOS,车规级MOS已批量应用于国内一线公司,是车规级MOS专业供应商。SGT MOS使用先进的深沟槽分离栅工艺技术和电荷平衡原理,工艺设计采用公司的三个专利技术(集成ESD钳位二极管的SGT MOS、集成SBR的SGT MOS、Super Junction位于底部的SGT MOS)来设计和流片,使得SGT MOS不仅仅具备常规SGT MOS的优点外,还能大大增强抗静电能力、提高体二极管的迅速恢复时间、更强的抗浪涌能力,因而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。 独特优势: 15位研发人员均曾在Vishay,Fairchi

  MOS /

  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PDF高清电子版

  直播回放: ONSEMI 适用于光储充的SiC及IGBT隔离栅极驱动器方案

  HVI系列 - 如何驱动碳化硅 MOSFET 以优化高功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

  解锁【W5500-EVB-Pico】,探秘以太网底层,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!

  有奖直播 与英飞凌一同革新您的电动汽车温控系统:集成热管理系统(低压侧)

  报名直播赢【保温杯】等好礼|TI MSPM0 MCU 在汽车系统中的应用

  今年3月24日,94岁的戈登摩尔在夏威夷家中与世长辞这恰似一个时代的隐喻:“摩尔定律”是否也正在和摩尔先生一起离我们远去?毋庸置 ...

  堆叠、扭曲铜酸盐超导体的示意图。图片来自:物理学家组织网几十年来,超导体一直是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。但这些允许电子完美、无损流动的材 ...

  过去一年,半导体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冲击。展望未来一年,慢慢的变多机构和行业人士预测市场即将回暖。要说今年哪个领域最卷?那一定是 ...

  Nordic宣布Vegard Wollan为新任首席执行官;领导公司 22 年的Svenn-Tore Larsen即将卸任

  挪威奥斯陆 – 2023年12月19日 – Nordic Semiconductor董事会任命 Vegard Wollan 为Nordic Semiconductor ASA新任首席执行官, ...

  北京时间12月19日,美国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(Qorvo)周一宣布,公司已达成最终协议,将把中国北京和德州的组装和测试设施出售给立讯精密 ...

  大联大友尚集团基于weltrend和onsemi的ADAS高清智能摄像头方案

  英特尔 Gaudi2C AI 加速卡现身 Linux 驱动,消息称是中国版

  iPhone 16 Pro系列有望支持Wi-Fi 7 但需要其他厂商芯片

  有奖直播已结束【如何利用 TI MSPM0 汽车微控制器提高检测和控制性能】

  【在线研讨会】ADI RadioVerse技术与集成DPD算法的RF收发器AD9375

  站点相关:市场动态半导体生产材料技术封装测试工艺设备光伏产业平板显示EDA与IP电子制造视频教程